童年的日子无忧无虑,校园的生活充实快乐,它似一条潺潺流动的 小溪,欢快的奔流着,时时泛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编织着一个个彩色的梦,校园生活是 我们不可以忘怀的过去,下面请跟随童年365的小编一起回忆我们的校园生活《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解》。
一、课文主题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科学精神。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4-7):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四、句子解析
1.这段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3.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五、问题归纳
1.“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什么?
“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工程”探月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2.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着不断的尝试。明代的官员万户大胆尝试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却遭受失败,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放奔。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我国的飞天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人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软着陆,与“玉兔二号”顺利互相拍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3.千年圆梦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月球探测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解》由童年365作者【一汐】整理编辑后于2023-11-09 13:58:16发表至课堂回忆的文章,转载请注明。
未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自动获取以及手工整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并发送邮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12小时内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tn365.com.cn/xiaoyuanshenghuo/ketanghuiyi/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