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生活 > 课堂回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解

怀旧网 课堂回忆 2023-10-31 15:14:04 80后课本小学语文

童年的日子无忧无虑,校园的生活充实快乐,它似一条潺潺流动的 小溪,欢快的奔流着,时时泛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编织着一个个彩色的梦,校园生活是 我们不可以忘怀的过去,下面请跟随童年365的小编一起回忆我们的校园生活《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解》。


一、课文主题

  “诺曼底”号在海上被撞遇难,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救援,使船上六十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格。

二、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品:《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三、句子解析

1.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生动形象地描写海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

2.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了当时慌乱的情况大家吓得失魂落魄。

3.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灾难在船长面前无法再肆虐,衬托出了船长人格力量的伟大及镇定自若、指挥从容、应付得当的杰出才能。

四、问题归纳

1.找出课文描写雾的语句,为什么要反复写雾?有什么作用?

  写雾的句子: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越来越浓了。

  写雾原因:

  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很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作用:渲染灾难的气氛;衬托人们的心情。

2.说说人们面对海难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第11、14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人们面对突出起来的海难的惊慌失措和场面混乱。“惊恐万状”“失魂落魄”等词集中反应了人们的反应,和船长镇定自若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船长临危不乱的高尚品格。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39):哈尔威船长指挥众人脱险。

  第四部分(40-42):英雄船长遇难。

  第五部分(43-45):高度评价船长的壮举。

所属专题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解》由童年365作者【一汐】整理编辑后于2023-10-31 15:14:04发表至课堂回忆的文章,转载请注明。


未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自动获取以及手工整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并发送邮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12小时内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tn365.com.cn/xiaoyuanshenghuo/ketanghuiyi/14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童年365 - 回忆小时候美好记忆的分享社区

https://www.tn365.com.cn/

滇ICP备19007411号-1

Powered By 童年365 曲靖西西里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童年365怀旧网情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