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生活 > 课余课后

关于立冬的由来及习俗

怀旧网 课余课后 2022-11-07 09:40:50 80后课本小学语文

童年的日子无忧无虑,课余课后充实快乐,它似一条潺潺流动的 小溪,欢快的奔流着,时时泛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编织着一个个彩色的梦,80后课本小学语文是我们不可以忘怀的过去,下面请跟随童年回忆的小编一起回忆我们的童年吧《关于立冬的由来及习俗》。

  霜降已过,吹来寒意的凉风预示着冬天来了。二十四节气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本该是枝繁叶茂的树木,却是孤零零的摇晃着老树干,地上落满了枯黄的树叶。 立冬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者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这一天的来临标志着秋天已经过去,冬天将要来临。古代人们都在这一天休息,来庆祝自己的辛苦劳作。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会通过吃饺子来补充能量抵御寒冷。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立冬的来历。

  立,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传统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不一样,所以即使立冬了,有些地区气温依然很高。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天气变化: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

  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

  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注意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搞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冻害等的防御,显得十分重要。

所属专题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关于立冬的由来及习俗》由童年365作者【一汐】整理编辑后于2022-11-07 09:40:50发表至课余课后的文章,转载请注明。


未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自动获取以及手工整理,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并发送邮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12小时内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tn365.com.cn/xiaoyuanshenghuo/keyukehou/10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童年365 - 回忆小时候美好记忆的分享社区

https://www.tn365.com.cn/

滇ICP备19007411号-1

Powered By 童年365 曲靖西西里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童年365怀旧网情怀分享